


理解新经院哲学:一场哲学和神学运动
新经院主义是一场出现于19世纪末并持续到20世纪中叶的哲学和神学运动。它的特点是对托马斯·阿奎那的著作和经院哲学方法重新产生兴趣,强调使用理性和论证来理解和捍卫天主教教义。“新经院哲学”一词用于将这一运动与最初的经院哲学区分开来。中世纪的传统,同时也承认它受惠于这一传统。新经院主义思想家试图将现代哲学和神学的见解应用于教会的传统教义,同时也应对现代性和科学革命的挑战。新经院主义的一些关键特征包括: 1。注重在神学探究中使用理性和论证,而不是简单地依赖权威或传统。
2。强调形而上学和存在研究的重要性,以及上帝和世界的本质。
3。致力于信仰和理性是互补的而不是对立的,并且它们可以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4。愿意参与现代哲学和科学思想,同时批判性地评估它们与天主教教义的兼容性。
5。强调圣礼的重要性以及恩典在人类救赎中的作用。一些著名的新经院思想家包括: 1.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卒于 1274 年),他的作品被重新发现,并对该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2。 Joseph Kleutgen (1801-1883),他撰写了大量关于信仰与理性之间关系的著作。
3。马蒂亚斯·约瑟夫·谢本(Matthias Joseph Scheeben,1831-1888),他发展了一种新经院哲学方法来研究教会的教义。
4。约翰·巴普蒂斯特·弗朗泽林 (Johann Baptist Franzelin,1806-1876),他是教会关于圣母无染原罪和圣母升天教义的杰出捍卫者。
5。爱德华·席勒比克斯(Edward Schillebeeckx,1902-2009),撰写了大量关于信仰与现代文化之间关系的著作。



